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律师入门 >

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www.nbbdgs.com 2025-04-10 债权债务


[内容摘要]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项要紧内容。构成不当得利有四个要件:需要一方获得利益;需要他方遭到损失;需要受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需要受益没合法依据。正确把握其构成要件,提升在实务中的操作性。


[关健词]不当得利获得利益遭到损失没办法律依据


1、不当得利概论


不当得利是指没办法律上是什么原因而受利益,导致别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既能够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发生,如基于合同而占有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合同被宣告无效或撤销后,依据合同而获得的财产权便成为不当得利;也可以基于自然事实而发生,如邻居家池塘的鱼跳入己家池塘,也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本质上是一种事件,不以得利人有行为能力或辨别能力为首要条件。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依据之一,不当得利成立后即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受益人应向受损人偿还其无合法依据而获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来源于罗马法。《十二表法》第7条规定,果实落在邻人的土地上,果树的所有人有权将它取回。后来,大法官创立了“请求返还之诉”,来保护丢失东西而需要取回丢失物的权利人的利益,后世法学著作概括罗马法这一精神,称其为不当得利。虽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缘由为罗马法所设,但罗马法依不当得利的发生缘由承认个别的诉权,尚无统一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规范。


自罗马法以来,国内法系国家民法、民法学说和判例均承认不当得利规范。在法国,因为其否认物权行为及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不当得利法不甚发达,它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沿袭罗马法,未设不当得利的一般性规定,仅就非债清偿在其民法第1376条有所规定,并将非债清偿与无因管理一块纳入准契约的范畴。在法国最高院判例中,虽一定了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存在,但又创设了不当得利请求权辅助兴理论对其加以限制,通过扩大无因管理的范围来填补本应由不当得利法规范的一些内容。在德国,使用种类说,德国民法第812条设不当得利的一般原则及若干特别种类;其他国内法系的国家,像瑞典、日本、蒙古及国内台湾区域等都将不当得利作为债的独立发生依据,创设了不当得利规范的一般性规定,但在对不当得利规范的一般性规定中,并未区别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英、美法系的不当得利法,在债法中没像契约、侵权行为一样设立独立的不当得利学说范围,而是将它归入返还法中,分散于信托和准契约等规范。


不当得利规范在国内有较早的社会根源。古语有云,“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所谓道者,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蒙昧社会也就是所谓公序良俗,如违反这类社会规范而获得财产权益就是不当得利。可以说,这是国内2000多年以前不当得利规范思想的雏形表现。伴随国内社会主义经济规范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不断健全,法律对社会调整用途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大,对于没法律和合同依据所获得的财产利益,国内法律对此明确持否定态度,通过立法将它确定是不当得利,并规定其没办法律效力。《中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合法依据,获得不当利益,导致别人损失的,应当将获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行〈中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建议》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含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孽息。借助不当得利获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成本后,应当予以收缴。”这是国内不当得利成为一项独立债法规范的明确规定。不当得利规范的确立,是国内民事法律规范渐趋健全的体现,对于较完整地体现并维护公平原则,减少买卖风险和保证买卖安全有着要紧意义。

Tags: 债权债务 债的种类 不当得利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