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职后伤残鉴别有什么用
离职后伤残鉴别仍然有用。
1.对于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即便在辞职后,其进行的工伤鉴别结果仍然具备法律效力。
2.这一鉴别结果不止是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要紧依据,也是职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明。
因此,即使已经离职,职工仍有权进行工伤鉴别,并依据鉴别结果倡导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2、离职后伤残鉴别怎么样享受工伤保险
法律快车提醒,离职后的职工,若已进行工伤鉴别并确定伤残等级,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具体享受方法如下:
1.缴纳工伤保险的状况:若在职时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那样社保局工伤保险基金将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根据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2.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状况:若在职时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样所有成本将根据伤残等级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这包含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等。
应该注意的是,伤残等级的补助金有关额度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具体规定,因此具体金额可能因区域而异。
3、伤残鉴别后的工伤保险待遇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伤残鉴别后的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医疗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成本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依据伤残等级,职工可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具体标准依据伤残等级和本人薪资确定。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对于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当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综上所述,离职后的职工在进行工伤鉴别后,仍有权依据鉴别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这类待遇的享受方法和具体标准均受《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