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邻居租户吵架扰民如何处置
邻居租户吵架扰民时,处置的最重要步骤在于取证。
1.居民在面临此类问题时,应第一记录噪音发生的时间、频率与强度,并尽量采集录音、视频等直接证据。这类证据在后续与租户或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时至关要紧。
2.对于持续性强、干扰大的吵架噪音,居民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据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昼间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
3.若邻居租户的吵架噪音超越这一标准,居民有权向公安、环保或城管部门投诉,并需要其进行查处。投诉时,居民应提供详细的噪音证据,以便有关部门可以飞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手段。
4.居民可以尝试与租户进行直接交流,知道其吵架是什么原因,并寻求和平解决的方法。虽然交流可能未必能立即解决问题,但作为邻里之间的一种和谐相处方法,值得尝试。
2、什么部门可投诉噪音扰民
面对邻居租户吵架扰民的状况,居民可以向以下部门投诉:
1.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处置“社会生活类”噪音,如机动车未按规定鸣笛、擅自用高音器材影响别人等。对于邻居租户之间的吵架噪音,若达到扰民标准,公安部门有权进行查处。
2.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工业、行业噪音的监管,如工地夜间施工、企事业生产等产生的噪音。虽然吵架噪音不是这一范畴,但若涉及其他种类的工业或行业噪音,居民可以向环保部门投诉。
3.城管部门:对于零售乱摆的小贩发出的噪音具备监管职责。若邻居租户之间的吵架噪音与小贩活动有关,居民可以向城管部门投诉。
4.人民法院:若投诉无果或噪音问题持续存在,居民还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噪音制造者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3、租户吵架扰民能否起诉
法律快车提醒,租户吵架扰民,若达到扰民标准且经多次交流或投诉无果,居民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1.依据相邻权的规定,住户在行驶自己物权时不可以影响到别人正常生活。
2.若邻居租户的吵架噪音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且经有关部门查处后仍未改正,居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其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3.应该注意的是,每一个居民都要适度容忍日常不可防止的噪音。依据有关规定,在生活区白天超越55分贝、夜间超越45分贝才能被觉得扰民。
4.若未达到这一标准,居民只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矛盾。除非当事人的健康权或别的人身权利已经遭到了实质损害,才能提起诉讼需要噪音制造者给予赔偿。
因此,在决定是不是起诉之前,居民应充分知道有关法律规定和噪音标准,并尝试通过交流、投诉等方法解决问题。若问题没办法得到妥善解决,再考虑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