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人的代位求偿权有哪些规定
再保险又称“分保”,是指保险人为了减轻自己承担的保险责任而将部分保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方法。将危险责任转移的一方称为原保险人,承受危险责任的一方称为再保险人。转移危险责任的一方,在保险术语上称为分出人或分出公司。承受危险责任的一方,称为分保同意人或分保同意公司。
国内《保险法》第29条规定:“保险人将它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所谓再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以其承担的保险责任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保险标的,向其他保险人转保而订立的保险合同。而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上一项要紧的规范,其派生于保险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人享有些、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导致保险标的损害而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的权利。
债权移转说关于再保险人是不是享有保险代位求偿权及其怎么样行使的问题,国内法律没明确规定,学界也争议颇多。本文拟从再保险合同的定位、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及再保险的功能出发,探讨再保险人享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理论依据,并进而探讨再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具体问题,以期对此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再保险人享有保险代位求偿权重1.从再保险的定位来看,再保险合同是新种类的财产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是不是是保险合同及是何类型型的保险合同,是关系到再保险人是不是享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重点问题。关于再保险合同是不是是保险合同,即再保险合同的性质问题,保险法学界主要有两种不一样的学说。一种学说觉得,再保险合同为合伙合同或者民法上其他有名合同;另一种学说看法觉得再保险合同就是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是何类型型的保险合同,应从再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保险利益、保险实务等方面全方位考察才能得出结论。
(1)从再保险合同的标的看。再保险合同的标的是“原保险人向原被保险人所承保的责任”。这表明再保险是原保险人对原被保险人的保险金给付责任,为契约上的给付义务,是财产保险的范畴,并不是新型合同说所觉得的独立于人身保险合同与财产保险合同外的新型保险合同。同时表明再保险合同是一种消极的利益,具备单一性。这与原保险合同等同说觉得保险标的可以为财产或者其他有关利益或者被保险人的身体和生命,具备多样性存在着明显有什么区别。从形式上看,虽然责任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最后体现为以一种给付为内容的行为,但不可以混为一谈。责任保险合同的标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担的赔偿责任”,是约定或者法定的责任。再保险合同的标的则为契约上的给付,属因合同而产生的债务。责任和债务在法律上有着本质不同,这也决定了再保险合同的标的不同于责任保险合同的标的。
(2)从再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看。依据保险法学的有关理论,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即“1)财产上之现有利益;2)期待利益;3)责任利益;4)有效契约之利益”。再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性质上是“有效契约之利益”,虽然和原保险合同在保险范围上存在同一性,但和原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存在明显有什么区别,因此原保险合同说不可以成立。再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是基于有效的保险合同而创设的给付义务,它来自于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其保险责任的内容及其有关的限制都以合同为准,不拥有强制实行的效力。而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是“责任利益”,是法律上的责任,以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其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为首要条件,将此“责任”保险标的,向保险人投保,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因此,再保险合同与责任保险合同在保险利益上存在本质不同。
(3)从再保险实务看。财产损失保险合同为填补损失的保险合同,只有因保险事故而遭到损害的被保险人,才得以请求保险人赔偿保险金。而再保险实务中,再保险人的给付义务,不以原保险人对原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实质履行保险给付或者赔偿义务为要件,即便原保险人尚未对原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履行保险给付,再保险人亦应向原保险人履行再保险给付义务。因此财产(损失)保险合同说与再保险实务相矛盾。
以上就是华律网记者对申请劳动能力鉴别的主体有哪些需要的介绍,假如还有哪些疑问的话,欢迎你前来华律网找寻大家华律网专业律师进行有关的咨询。华律网专业律师乐意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