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十五天不给发薪资如何解决
干了十五天却不给发薪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状况属实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公司补发薪资,这一手段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2.《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薪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薪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被拖欠薪资可以单方辞职吗
被拖欠薪资的状况下,劳动者确实有权单方辞职。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单方辞职并不是由于拖欠薪资这一行为本身,而是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和法律规定。
1.劳动者单方辞职的法律依据并不是直接关联到拖欠薪资,而是基于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2.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包含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紧急违反规章规范等,并不包括拖欠薪资。
因此,在拖欠薪资的状况下,劳动者完全有权选择单方辞职。
拖欠薪资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
当劳动者遭遇拖欠薪资时,除去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外,还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申请书。
劳动者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根据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详细陈述申请事情、事实及理由。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若决定受理,则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若决定不予受理,则应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在开庭的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址书面公告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赞同中途退庭,将对申请人根据撤诉处置,对被申请人则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
仲裁庭在处置劳动争议时,会先行调解,促进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共识。若调解达成共识,仲裁庭将依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若调解未达成共识,则仲裁庭应准时裁决。
5.仲裁裁决。
(1)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1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公告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低于15日。
(2)裁决后,仲裁庭应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若期满不起诉,则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找法网提醒,劳动者在遭遇拖欠薪资时,可以依法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