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筹资犯罪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且常见涉案资金巨大,紧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社会风险性很大。为提升大伙对非法筹资犯罪活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本文汇总了非法筹资的几个容易见到法律问题,以供参考。
非法筹资的“四性”特点:
1.非法性,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公开性,即“通过互联网、媒体、推广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宣传”;
3.利诱性,即“承诺在肯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法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社会性,即“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筹资行为主体及各自责任?
非法筹资人,是指发起、主导或者组织推行非法筹资的单位和个人;非法筹资帮助人,是指明知是非法筹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得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
非法筹资人、非法筹资帮助人应当向筹资参与人清退筹资资金。
对非法筹资人,由处置非法筹资牵头部门处筹资金额2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筹资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参考情节轻重责令停产停业,由有关机关依法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给予警告,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非法筹资帮助人,由处置非法筹资牵头部门给予警告,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筹资诈骗罪量刑标准?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筹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