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多少利息是高利贷
法律规定,是高利贷的利息具体如下:
1.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根据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
2.“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
因此,当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越这一基准利率的四倍,即超越15.4%(以实质发布的贷款市场价格利率为准的四倍计算得出)时,该借贷行为即被视为高利贷。
2、高利贷涉及什么刑事犯罪
高利贷活动中,涉及多种刑事犯罪。
1.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肯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一罪名主要针对那些未经批准,擅自以高息为鱼饵,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行为。
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别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此罪名旨在打击那些借助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进行高利转贷,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诈骗办法非法筹资,数额较大的,还构成筹资诈骗罪。
4.高利贷行为还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对社会导致很大的害处。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有什么区别
找法网提醒你,民间借贷与高利贷在本质上存在显著有什么区别。
1.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是民间借贷行为。
2.民间借贷行为虽然也涉及利息的支付,但其利率水平一般不会超越法律规定的上限,且借贷双方多为亲朋好友或熟人之间,具备肯定的信赖基础。
3.高利贷则不同,其利率水平远超法律允许的范围,且借贷双方总是缺少足够的信赖基础,容易引发纠纷和犯罪。
4.民间借贷发生纠纷时,一般是民事调整范畴,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法解决。
5.高利贷则因其违法性和高风险性,更容易引发刑事犯罪和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导致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借贷行为中,应明确区别民间借贷与高利贷,防止陷入高利贷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