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得不到可报警吗
薪资得不到,劳动者确实可以选择报警,但报警并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渠道,由于警方一般不直接介入劳动纠纷。
1.假如薪资未准时支付,劳动者有两个主要渠道来需要支付:
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应该注意的是,各地的执法力度可能有所不同,成效也会因此而异;
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需要支付薪资。假如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需要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薪资。
2.如果是以拖欠薪资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还可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薪资拿不到应怎么样处置
1.面对薪资拿不到的状况,劳动者第一应尝试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协商,知道拖欠薪资的具体缘由,并寻求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劳动者应维持冷静和理性,防止情绪化或采取过激行为。
2.假如交流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劳动者应果断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此时,劳动者需要搜集或保留一些可以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牌、薪资卡、考勤记录等。
3.在采取法律方法之前,劳动者还可以考虑向当地工会或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这类机构一般会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知道我们的权益和维权渠道。
拿不到薪资有什么维权证据
找法网提醒,在拿不到薪资的状况下,劳动者需要搜集和保留一系列证据来支持我们的维权行动。这类证据主要包含:
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要紧证据。假如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妥善保管好合同原件。
2.薪资支付凭证:如薪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这类凭证可以证明用人单位是不是按时足额支付了薪资。
3.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证明劳动者出勤状况的要紧依据。假如用人单位使用电子考勤系统,劳动者可以尝试打印或保存有关记录。
4.工作牌、工作服等:这类物品虽然看上去简单,但也能在一定量上证明劳动者的身份和工作状况。
5.其他有关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类证据虽然可能不是直接证据,但在某些状况下也能起到辅助用途。
在搜集和保留证据的过程中,劳动者应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伪造或篡改证据。同时,劳动者还应妥善保管好这类证据,防止丢失或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