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载明“借款”效力怎么样认定?
被告庄某经人介绍与原告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相识,并曾为原告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原告通过银行转账方法向被告转款150,000元,在银行回单作用与功效一栏载明“借款”,但事后未出具借条。原告觉得双方构成民间借贷关系,并多次向被告催要借款。被告辩称觉得,其与原告之间系中介合同关系,案涉款项150,000元系居中介绍工程所收取的中介费,并不是借款,故不认可支付。
法院:认定为借款法院经审理觉得,综合原被告建议及提供的证据,认定涉案150,000元款项为借款。理由在于:
1.原告提交的银行单位顾客专用回单中款项作用与功效已经载明为借款,应当认定原告向被告出货款项时已经明确了案涉款项为借款的意思表示;
2.原告已经将转款凭证通过微信方法发给被告,被告收到银行单位顾客专用回单后知道原告对该款项为借款的意思表示,在被告并未提供其对该款项性质予以不承认的证据状况下,故应视为被告知道并同意案涉150,000元款项为借款的事实;
3.依据法律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倡导提供证据证明。
被告辩称案涉150,000元系项目居间中介费,但其提交的证据仅能证明被告曾为原告介绍过该项目,但并不可以证明原告应对其150,000元中介费。且参照原告提供的双方以往合作惯例,原告支付服务费,被告需提供居间协议或项目合作协议书等予以证明,然被告并未就居间事宜进一步举证,故被告在本案答辩建议中称案涉款项为中介费,缺少事实依据,应不予采信。
法官说法1、民间借贷的基本特点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有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是民间借贷范围。民间借贷的构成要件有两个:
一是双方达成借贷合意,实务中较为容易见到的有借条、借款合同等;
二是有出货款项的事实,民间借贷具备实践性,一般使用现金、银行转账、微信等多种形式。
2、只有银行转账凭证状况下,借贷关系怎么样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倡导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倡导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依据上述司法讲解,当事人在转款凭证附言中备注“借款”,仅仅能作为单方备注,不可以证实成为双方达成借贷合意。在原告提供转账凭证完成初步举证基础后,举证义务转移至被告,被告抗辩收到的款项系其他款项时,应就此举证予以证明;如被告没办法就此进行举证,应承担举证不可以的后果。如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倡导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进一步举证责任。本案中,原告倡导双方借贷关系成立,已经提供转款凭证及微信聊天记录、双方以往买卖材料为证,已经就借贷合意及借贷事实进行了充分举证,应予以支持。
3、一点建议发生借贷关系过程中,要树立证据意识,建议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或者需要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并完整保留发生借贷往来的短信、微信记录等,有效防范和解决风险,在发生纠纷时,有足够的证据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借贷双方都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约定全方位履行我们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