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解除合同合法吗
单方面解除合同大概合法,合同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单方解除合同的约定。这种约定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是有效的。
1.当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依据约定解除合同。
2.《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所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在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时,是完全合法的。
2、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可以规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若期限届满当事人未行使解除权,则该权利消灭。
2.若法律没规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且当事人也没有进行约定,那样自解除权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可以使,或者经他们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可以使的,解除权同样会消灭。
3.当一方依法倡导解除合同时,应当公告他们,合同自公告到达他们时解除。
4.若公告中载明了债务人在肯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的条约,而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则自公告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5.他们若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单方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成效
找法网提醒你,单方解除合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成效。
1.对于尚未履行的合同部分,将终止履行,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则依据合同的履行状况和性质,当事人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手段,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2.若合同是因违约而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当主合同被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需承担担保责任,除非担保合同中有另外的约定。这类法律成效都是单方解除合同后需要面对和处置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单方面解除合同在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件下是合法的,且需要满足肯定的法定条件。解除合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成效,当事人需要依法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