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借款利率和利息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借款利率和利息的规定,核心在于合法利息与违法利息的界定,具体如下:
1.依据国内有关法律的规定,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的,被视为高利贷行为,是违法的,且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2.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根据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若超越上述四倍标准,则不予支持。
若借贷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则借款在一定量上被视为免费,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还款的,不需要支付利息。
若双方约定了利率标准后发生争议,可在最高低于银行相同种类贷款利率四倍的规范内确定利率,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
在有息借贷中,若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出借人请求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应予支持;若超越,则超越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出借人不能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不然不受法律保护,违反此规定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对于借贷外币等特殊状况,也有相应的利率计算规定。
2、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主要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
1.借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借条确定的还款之日起计算;若借条中未约定还款日期,则从贷款人需要借款人还款的宽展到期之日起开始计算。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也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4.若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总之,在民间借贷纠纷中,诉讼时效是一个要紧的法律定义,当事人应准时行使我们的权利,以防止因超越诉讼时效而丧失法律保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