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借贷逾期利息的15个问题解答
逾期利息,又称罚息,专指借款合同中因为借款人未按规按期限归还借款,应当就尚未归还的借款向出借人支付的处罚利息。“逾期利息”所对应的是借款人的逾期还款行为。“逾期”的形式既包含借款期间届满后未履行偿还义务,也包含只偿还部分借款的情形,前者是全部借款均构成逾期,后者是未还的部分借款构成逾期。无论是金融贷款还是民间借贷,对借款人应当支付逾期利息都持一定态度。关于金融贷款,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公告》(银发〔2003〕251号)第三条的规定,金融贷款的借款人在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或者未按合同约定作用与功效用借款的情形下,都应支付罚息,且罚息利率比合同约定的借款利率要高。关于民间借贷,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下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借贷双方可以约定逾期利息作出约定,但以低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出借人可以倡导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或者倡导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根据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
2.无息借款的出借人能否请求存在逾期未还款行为的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根据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根据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该条规定对金融贷款和民间借贷均适用。依据该条规定,在民间借贷中,逾期利息的支付不以出借人和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为首要条件,即便未作约定,出借人仍然可以请求存在逾期未还款行为的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同时,在民间借贷中,逾期利息的支付不以借款期间内收取利息为首要条件,即便是无息借款,出借人仍然可以请求存在逾期未还款行为的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
3.借款合同中的逾期利息是不是是法定孳息?
借款合同中的逾期利息不是法定孳息。理由如下:逾期还款与逾期付款不同。逾期还款利息与逾期付款利息很相似,两者有关的规定总是也互相参照适用,但其实质仍有不同。逾期付款是指债务人未根据合同约按期限给付债权人款项的行为,其基础法律关系可能为任何合同法律关系。逾期付款所致使的结果是债权人本应获得的资金因为债务人延迟支付,其本应获得的资金利息没办法获得,故将它认定为法定孳息较合理。而逾期还款是指借款人未按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行为,其基础法律关系为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与资金债权的区别在于,借款合同是出借人让渡肯定时间的资金用而获得利息收入,而借款人为获得肯定时间的资金用而支付肯定利息的合同,可见,利息就是双方对资金用的约定价格。因此,将逾期还款利息认定为法定孳息与借款合同双方的本意不符。
4.借款合同中的逾期利息是不是是法定违约金?
借款合同中的逾期利息不是法定违约金。理由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依据违约状况向他们支付肯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办法。”这表明,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是不是适用违约金责任,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假如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则守约方可以倡导违约金责任,假如没约定违约金,则违约金责任便无适用的空间。因为国内现行法取消了法定违约金规范,故依据上述规定,违反合同约定逾期返还借款的,没办法定违约金适用的空间,逾期利息自然不是法定违约金。
5.有关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的规定是不是适用于逾期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低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为限。”由这一规定可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同样适用于逾期利率。这是由于,假如只规定借期内利率的最高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而逾期利率可以超越此标准,则借期内利率最高限将形同虚设,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非常短的借期与过高逾期利率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避免利率最高限度的规定。
6.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已有明确约定,出借方能否以逾期利息低于导致的损失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导致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参考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导致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参考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合降低。”由上述规定可知,民法典合同编中违约金的性质主如果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导致的损失的状况下,违约金是补偿性质;当违约金高于导致损失的状况下,违约金兼有补偿与惩罚的双重功能。而当事人约定的损失赔偿计算方法更应当体现补偿性,参照民法典上述规定,根据约定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计算的损失低于导致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根据约定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计算的损失过分高于导致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合降低。因此,无论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约定为违约金还是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逾期利息均应以补偿出借方的损失为主,以惩罚借款人为辅。在逾期利息低于导致的损失的状况下,出借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但增加后的利率应以低于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为限。
7.民间借贷双方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的,能否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罚息利率的规定,以借期内利率上浮30%-50%计算逾期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了民间借贷双方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时逾期利息的计算问题,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出借人可以借期内利率向借款人倡导逾期还款利息,二是最高年利率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出借人以借期内利率上浮肯定比率计算逾期还款利息,没法律依据。理由是:借款人未按约定清偿借款,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继续履行、损失赔偿或违约金。假如适用继续履行,没上浮利率的依据;假如适用损失赔偿或违约金,因为双方没对违约金计算方法或损失赔偿计算方法的明确约定,其计算依据应为实质损失。而实质损失的计算除去按借期内利率计算利息以外,没其他的损失计算依据。假如按借期内利率上浮肯定比率计算逾期利息,既缺少证据法上的支持,也违反意思自治原则。
8.逾期还款利息应当计算至何时为止?
关于逾期还款的计息期间,逾期利息计算的起始时间为借款逾期之日,一般为借款期间届满之次日,逾期利息计算的截止时间因没办法律规定,在学界存有非常大争议,实务中占主导地位的看法觉得,逾期借款利息应计算至借款偿付完毕之日止。其理由是:逾期还款利息的性质为逾期还款的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借款人在清偿借款之前其违约的状况一直处于持续之中,故应当由借款人承担直到全部清偿之前的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百六十条虽然规定了被实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资金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借款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资金义务的行为又是违约行为的继续。该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自2014年8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已经明确了计算办法与标准,与逾期还款利息的计算并不冲突也不重复,两者可以分别适用。
9.借贷双方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的,两者能否并用?
假如借贷双方约定了逾期利率,则逾期利息的数额就能根据双方约定予以确定,这就使得逾期利息具备了违约金的性质。在借贷双方对逾期还款的民事责任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的情形下,事实上是两种违约金并存,虽然两者的性质上均属违约金,但适用的条件并不相同。逾期利息着眼点在于“利息”,衡量的是资金本钱问题;违约金着眼点在于“担保”,目的是担保合同的履行,故两者可以同时适用。但为了维护公平原则,两者同时适用时,应当遭到最高数额的限制。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两者并用的结果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即折算下来,总计不能超越以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计算得出的数额。对于超越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0.借贷双方约定借款人应向出借人支付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等成本的,人民法院是不是应予支持?
实践中,出借人和借款人或许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应向出借人支付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等成本,这类成本虽名目不同,但其实质上仍是借款人为获得借款支付的本钱。而借款人获得借款的本钱应主要以利息形式体现,故借贷双方约定的上述成本多数状况下是双方为了避免国家对利率保护上限的规定而设,故在考虑是不是支持时,应将它和逾期利息、违约金一并考虑。假如出借人一并倡导逾期利息、违约金和上述其他成本,则其总计不可以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计算得出的数额,对于超越的部分,人民法院不应支持。
11.借贷双方只约定了违约金,未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能否一并倡导违约金和逾期利息?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借贷双方未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可以借期内利率向借款人倡导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既未约定逾期利率,也未约定借期内利率的,出借人可倡导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因此,在借贷双方只约定了违约金、未约定逾期利率的状况下,借贷双方对违约金的约定不可以排除上述规定的适用。因此,假如出借人不只倡导违约金,还同时依据上述规定倡导逾期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在最后给付结果的认定上,不能超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上限,即总计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
12.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其他成本均有约定,但出借人只选择倡导其中一项的,是不是仍应遭到司法保护的最高利率的限制?
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无论是借期内利息、逾期利息、逾期还款违约金还是所谓“其他成本”,都有一个相同的司法保护上限计算标准,即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的年利率,只是对应的计算基数不同,借期内利息以全部借款数额为基数,逾期利息或者逾期还款违约金则以逾期的借款数额为基数,其他成本则以合同的约定为准。在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其他成本均有约定的情形下,出借人一并倡导逾期利息、违约金或其他成本的,无论是一并倡导三项,还是一并倡导其中两项,或者只倡导其中一项,其最后给付结果都要遭到限制,即总计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
13.出借人一并倡导逾期利息、逾期还款违约金和其他成本时,怎么样计算最后给付数额?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于逾期利息、违约金或其他成本,无论出借人是倡导其中一项、两项还是一并倡导三项,最后给付结果都要遭到总计不能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四倍的限制。在实践操作中,大家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分别认定逾期利息的数额、违约金的数额和其他成本的数额,将三者相加后,再判断有无超越以逾期借款数额为基数、以上述年利率计算得出的司法保护上限。对于超出的部分,人民法院不应予以支持。具体而言,在出借人一并倡导逾期利息、违约金和其他成本的情形下,应先分别对逾期利息、违约金和其他成本的数额作出认定,再判断三者之和是不是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在对逾期利息、违约金和其他成本分别认定时,因都是同一个上限标准,故无需考虑每一项是不是超越上述年利率限制,待将三者相加后再依据上限标准进行判断即可。
14.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的表述不清楚,致使两者很难区别的,应当怎么样认定?
借贷双方在借贷合同中对于逾期还款的民事责任表述不明,不可以直接判断是逾期利息还是违约金的,譬如双方约定“若借款人不可以准时还款,则每逾期1日,根据……的利率向出借人支付逾期违约金”,其中既有利率的表述,又有违约金的提法。在此情形下,虽然名字为逾期违约金,但明确约定了利率,约定了根据逾期天数天天支付肯定数额,其形式上和性质上更接近于逾期利息,故不适合认定为违约金。
15.借贷双方约定借款人逾期还款引起诉讼,借款人应当承担诉讼成本的,该诉讼成本是不是应与逾期利息、违约金一并受司法保护的最高利率的限制?
诉讼成本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其他成本”,在判断利率是不是超越司法保护上限时,不应与逾期利息、违约金合并计算。理由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出借人一并倡导逾期利息、违约金和其他成本时,三者合并计算的总额不可以超越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的四倍。其本意是控制借款本钱,预防出借人为避免利率保护上限规定而以成本的名义来收取利息。“其他成本”主如果指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等。从性质看,这类成本是借款人为获得借款而支付的本钱,与利率的性质无异。诉讼成本是出借人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而发生的成本,不是借款人为获得借款而支付的本钱。而且,诉讼费的发生并不是势必,假如当事人不提起诉讼,就不会发生这笔成本,与用资金势必产生的本钱性质不同。再者,从公平角度讲,在纠纷由人民法院裁判时,诉讼成本由败诉方承担为原则,在因借款人是什么原因致使纠纷发生的案件中,由借款人单独承担此部分成本较为公平、合理。
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公告》(银发〔2003〕251号)
3、逾期贷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作用与功效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作用与功效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作用与功效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可以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光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