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非法行医证据
在认定非法行医的过程中,重点证据对于案件的定性至关要紧。依据《刑法》第336条,非法行医罪是指未获得大夫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且情节紧急的行为。
为了准确认定非法行医,大家需要采集并核实以下证据:
1.要证明行为人未获得大夫执业资格。这可以通过查看有关医疗机构的注册信息、大夫执业证书等方法进行核实。
2.要证明行为人擅自从事了医疗活动。这可以通过采集现场勘查记录、医疗设施、药品等物证,与病人证言、医疗记录等书证来证实。
3.要证明行为人的行为情节紧急。这一般需要依据行为人的非法行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持续时间、次数、获利状况等原因进行综合考虑。
2、非法行医的构成要件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包含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非法行医行为扰乱了医疗管理秩序,同时也侵有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客观要件:需要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医疗活动主要包含诊断和治疗等活动。
3.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是未获得大夫执业资格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不拥有行医资格而仍然从事医疗活动,对患者的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有意的罪过。
非法行医的处罚标准
依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标准分为三个量刑幅度:
1.情节紧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主要适用于非法行医行为尚未导致紧急后果的状况。
2.紧急损害就医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主要适用于非法行医行为已经导致病人身体健康遭到紧急损害的状况。
3.导致就医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主要适用于非法行医行为已经致使病人死亡的状况。
在认定非法行医罪时,大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非法行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持续时间、次数、获利状况等原因,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等原因,从而确定其应受的处罚。
非法行医风险巨大,但怎么样界定其范围仍有疑问?点击下方链接,与找法网法律专家探讨更多法律问题,让大家一同守护法律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