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理论看法
一种看法觉得,老年人的年龄是七十五周岁。依据刑法规定,老年人是指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另一种建议觉得,以六十周岁作为界定刑法中被害人系老年人的规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为六十周岁,国内一般把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将刑法中的老年被害人界定为六十周岁以上,亦符合国内的国情。
法律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法释〔2013〕10号),该讲解第2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规范可以根据本讲解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司法讲解是广义的法律,对其中的“老年人”的概念也应当使用法律概念。
《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这一对老年人的概念是老年人的法律概念,上列司法讲解中的老年人应当根据这个范围确定。
《中国刑法》第17条之一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条规定是对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但并不是对老年人定义的概念或范围的界定,不可以把老年人的范围划定为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引使用方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法释〔2013〕10号)第2条;《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