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付保密费保密协议有效吗如何写
不付保密费,保密协议依旧有效。
1.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保护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绝对权,不以是不是支付保密费为首要条件。因此,即便没支付保密费,企业与职员之间签订的保密协议仍然是有效的。
2.职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商业秘密,无论是不是签署了保密协议或是不是支付了保密费,都应当予以保密。
3.在写作保密协议时,应明确保密信息的范围、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与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条约。这类条约的设定旨在确保商业秘密的安全,预防因职员泄露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4.协议中也可以约定在特定状况下,如职员辞职后的肯定期限内,仍需遵守保密义务。
2、保密协议的法律概念及内容
1.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即保密信息)约定不能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
2.假如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方当事人导致损失的,负有保密义务的违约当事人将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
3.保密协议的内容一般包含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约。
4.保密内容应明确什么信息是保密信息的范畴,责任主体应明确什么人负有保密义务,保密期限应规定保密信息保密的时间范围,而违约责任则是对违反保密义务的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的约定。
3、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条约关系
法律快车提醒,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条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在保密协议中,用人单位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约。
这类条约一般规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后,职员在特定的竞业限制期限内不能从事与外贸原单位有角逐关系的工作或活动,并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职员经济补偿。
2.应该注意的是,假如用人单位未根据约定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职员可以倡导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这是由于,竞业限制条约的设定本身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但假如用人单位未履行其经济补偿的义务,职员便有权倡导解除该协议。
《中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也对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竞业限制条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因此,在签订保密协议时,用人单位和职员都应充分知道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