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逃税款数额多少可立案
偷逃税款立案的规范有两个方面: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方法进行不真实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且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公告后,不补缴应纳税款的。
2、偷逃税立案具体标准
找法网提醒,偷逃税立案的具体标准主要依据偷税和逃税行为的性质和数额来确定。
1.偷税立案主要关注偷税数额和占比,与是不是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后第三偷税。
2.而逃税立案则更为复杂,除去数额和占比的需要外,还需考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公告后的行为表现,如是不是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同意行政处罚等。
3.对于多次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也将根据累计数额进行计算。
逃税罪的构成
逃税罪的构成主要包含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四个方面。
1.逃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和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交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包含单位和个人。
2.主观要件方面,行为人在主观上具备犯罪的故意,即明知应当缴纳税款而故意逃避缴纳税款。
3.客观要件方面,行为人为逃避缴纳税款在客观上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公告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不真实的纳税申报等方法。
4.客体要件方面,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规范。